手握武器(手握武器切碎绿意的愤怒狂人)

2qsc.com 阅读:97 2024-04-18 20:42:14 评论:0

本文目录一览:

投掷兵器——手戟

1、手戟是一种供手持或投掷的兵器,类似两把匕首90度角直角形状交叉连体,一般是单手使用的,可以持双戟,也可以一手持戟、一手盾牌,还常用于投掷。《三国志》就记载了典韦带多把手戟投射杀死敌军多人。

2、手戟的网络解释是:手戟手戟是一种供手持或投掷的兵器,类似两把匕首90度角直角形状交叉连体,一般是单手使用的,可以持双戟,也可以一手持戟、一手盾牌,还常用于投掷。《三国志》就记载了典韦带多把手戟投射杀死敌军多人。

3、以手戟投掷 上文提到过了,手戟不但可以格斗,还能够用来投掷。在《三国志》当中也有两个一手戟投掷的记录董卓、孙策。董卓用手戟投掷吕布严格意义上来说也不算实战,不过确实差一点就杀死吕布。

4、孙策的兵器——手戟。孙策(175年—200年5月5日 ),字伯符,吴郡富春(今浙江杭州富阳区)人。破虏将军孙坚长子、吴大帝孙权长兄。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,汉末群雄之一,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。

5、三国时期的武将常常在常规的武器之外又有短兵器——做暗器或者辅助兵器使用,手戟就是其中之一。手戟类似于短戈,呈“7”字形,有尖有刃,旁边有一个斜出的刺,便于投掷。

6、手戟,太史慈所用之物,《释名·释兵》: 手戟,手所持摘之戟也。摘即投掷。可见手戟是一种供手持或投掷的兵器。

为什么有些人在战死时手里还握着武器?

因此流传下来一种说法是说,在战场上和常遇春作战,宁可战死也不要放下武器投降。因为就算放下武器投降,常遇春也不会饶了对方的命,所以还不如战死沙场来得风光一些。

当时就剩下杨根思一个人了,那他能做的就是多拼死一个敌人是一个敌人,如果是扔出去,敌人都有防备了,那伤害不会最大化,所以自己抱着炸药包是伤害最大化的选择。所以啊,这些战士们是多么的让人敬佩。

哪有像电视里演的那样一声大喊,直接冒着炮火,英勇无畏地冲到敌人面前,那纯粹就是找死。 敢死队进攻的时候,一般都采用三角站位,这样做的好处是,一个炮弹打过来的时候,只会炸死正面的那个人,对侧面两个人不会产生严重伤害。

求常用的关于兵器的成语!越多越好

1、刀枪剑戟 【拼音】: dāo qiāng jiàn jǐ 【解释】:戟:古代一种兵器,合戈、矛为一体,既能直刺,又能横击。古代用于砍、刺的四种常用兵器。亦用于泛指兵器。

2、刀光剑影,杯弓蛇影,左右开弓,剑拔弩张,班门弄斧,枪林弹雨,当头棒喝,刻舟求剑,两面三刀,自相矛盾,横枪跃马,箭拔弩张。

3、形容“武器”的成语有暗箭明枪、唇枪舌剑、单枪匹马、弹雨枪林、刀枪剑戟。暗箭明枪【àn jiàn míng qiāng】:比喻各种公开的攻击和暗地里的中伤。造句:暗箭明枪齐上阵,虾兵蟹将竞张狂。

兵马佣,手握壮持什么兵器

1、立射俑 立射俑在秦俑中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兵种,出土于二号坑东部,所持武器为弓弩,与跪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。立射俑位于阵表,身着轻装战袍,束发挽髻,腰系革带,脚蹬方口翘尖履,装束轻便灵活。

2、秦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,有弓、弩、箭镞、铍、矛、戈、殳、剑、弯刀和钺。工匠们用写实的艺术手法把它们表现得十分逼真,在这个庞大的秦俑群体中包容着许多显然不同的个体,使整个群体更显得活跃、真实、富有生气。

3、一般战车上有二十名军士,分别为车左俑和车右俑。车左俑身穿长襦,外披铠甲,胫着护腿,头戴中帻,左手持矛、戈、刀、戟等长兵器,右手作按车状。车右俑的装束与车左俑相同,而姿势相反。他们都是战车作战主力。

10个描写全副武装的成语及解释

披坚执锐 [ pī jiān zhí ruì ]:穿着铁甲,拿着武器。形容全副武装 造句:战士们披坚执锐,随时准备着和贩毒分子决一死战。被甲执兵 [ pī jiǎ zhí bīng ]:身穿护身衣服,手握武器。

全副披挂 成语解释:全身都穿着铠甲,形容全副武装。读音:quán fù pī guà 出处:元罗贯中《三国演义.第七回》:孙策也全副披挂,挺枪立马于父侧。白话释义:孙策也全副武装,拿着长枪骑马站在父亲身边。

形容全副武装,英勇顽强。亦作“擐甲操戈”、“擐甲持戈”。 裹血力战 〖解释〗犹言浴血奋战。形容顽强地拼死战斗。

气宇轩昂 白话释义:形容人的风度、气概很不平凡的样子。轩:高。朝代:明 作者:冯梦龙 出处:·《醒世恒言》:“生得丰姿潇洒;气宇轩昂;飘飘有出尘之表。

标签:手握武器
搜索
关注我们

趣书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