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次网络大战(第一次网络大战叫什么名字)
简介
第一次网络大战,也被称为莫里斯蠕虫事件,是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网络攻击。它于 1988 年 11 月 2 日发生,导致估计有 6000 多台计算机被感染,占当时连接到互联网的计算机的 10%。
事件经过
莫里斯蠕虫的创建
该蠕虫是由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研究生罗伯特·莫里斯 (Robert Morris) 创建的。他声称其目的是创建自传播的程序以研究互联网的大小和连接性。
蠕虫的传播
莫里斯蠕虫利用了 Unix 操作系统 SENDMAIL 中的一个缓冲区溢出漏洞。该漏洞允许蠕虫在被感染的计算机上复制自身并传播到其他计算机。
感染范围
蠕虫迅速传播,感染了美国大部分地区的大学、政府机构和企业。它关闭了许多计算机系统,导致研究中断、数据丢失甚至经济损失。
应对措施
政府和研究人员迅速展开行动以遏制蠕虫的传播。普渡大学的 Eugene Spafford 创建了一个“杀虫剂”程序来删除蠕虫。其他措施包括隔离受感染计算机、修补漏洞和追捕幕后黑手。
影响
第一次网络大战对互联网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:
提高了网络安全的意识:
此次事件促使人们认识到网络攻击的潜在破坏性,并促进了网络安全实践的发展。
促进了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改进:
该蠕虫暴露了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弱点,导致了网络协议和安全措施的改进。
导致《计算机欺诈和滥用法》的制定:
在美国,这次攻击促成了 1986 年《计算机欺诈和滥用法》的制定,该法案将恶意网络活动定为刑事犯罪。
塑造了网络道德:
该事件引发了关于网络责任和道德黑客行为的讨论,并帮助确立了当今的网络道德规范。
结论
第一次网络大战是一次重大的网络攻击事件,它永远改变了互联网的安全格局。它提高了人们对网络安全的意识,促进了网络安全实践的发展,并塑造了网络道德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