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故事屈原(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故事)

2qsc.com 阅读:103 2023-07-01 23:44:39 评论:0

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,始于中国古代战国时期。而端午节的起源与屈原有关。

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。在春秋时期,他为了劝说楚国君主秦穆公能够改变政策,保护国家免受外敌侵略,屈原奋笔疾书,写下了一篇篇悲壮感人的辞章。然而,秦穆公并没有采纳屈原的建议,反而因为一些权贵的诽谤而将屈原贬斥到了荆州。

在荆州的时候,屈原对国家痛彻心扉,心生厌世之情。他眼看着国家一天天衰落,越来越多的领土被外敌占领。而他的一番心血和忠诚却遭到了背叛,屈原感到了极度的失望和绝望。

屈原对于国家的痛苦乃至厌世之情,最终使得他选择了投江自尽。屈原在五月初五的这一天,跳入了郢江,结束了自己的生命。

屈原的死让无数爱国人士感到悲痛和愤怒,于是,人们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,纷纷涌向江边,或划龙舟追赶,或抛粽子以祭奠屈原。这就是端午节的起源。

除了纪念屈原之外,端午节还与中国人民广泛崇拜和祭祀龙有关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,龙被视为祥瑞的象征,被认为能保佑人们免受灾害和疾病。因此,人们在端午节期间还会举行龙舟竞渡的活动,以期获得祥瑞和吉祥的气息。

此外,端午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,就是吃粽子。粽子是用糯米、红枣、豆沙等多种食材包裹在竹叶中煮熟而成的食物。这种食物在端午节中非常流行,有着丰富的寓意和传统。人们相信,吃粽子能够驱邪、避祸、增加幸福和吉祥。

总的来说,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。端午节的习俗和活动丰富多样,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于爱国情怀和传统文化的追求。无论是举办龙舟竞渡,还是品尝粽子,这些活动都体现了人们对于祈福和吉祥的期盼,也表达了人们对于国家繁荣和安宁的祝愿。每年的端午节,人们都会怀着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屈原的敬仰,一同庆祝这个重要的传统节日。

搜索
排行榜
关注我们

趣书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