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战乐西公路(抗战乐西公路地图)

2qsc.com 阅读:210 2024-03-30 01:18:23 评论:0

本文目录一览:

乐西公路的介绍

1、乐西公路起始于乐山城北王浩儿,止于西昌,全程525公里,是20多万民工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39年至1940年两年多的时间里谱写的壮美乐章,被誉为“血肉筑成的长路”。

2、乐西高速公路指四川乐山至西昌高速公路,起自乐山市中区,经凉山州雷波、美姑,止于昭觉。双向四车道,设计时速80公里。

3、乐西高速是指四川乐山至西昌的高速公路,公路设计为双向四车道,设计时速为80公里,该公路全场为1669公里。

4、乐西公路始于乐山王浩儿,途经峨眉,汉源,石棉,冕宁,止于西昌缸窑(在此经西祥公路连接滇缅公路),全长525公里。

5、兴筑乐西、西祥公路,可以作为四川通往缅甸国际公路的一个最直捷的通道。 1939年8月,国民政府在乐山城成立乐西公路工程处,隶属于交通部公路管理处。筹备期间,由肖庆云担任总工程师,后由孙发端继任。

6、三个。乐西高速公路指四川乐山至西昌高速公路,是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境内高速公路,主要是有乐都、来安、韵家囗三个出口,四川省乐山市、马边彝族自治县县至西昌高速公路,起自乐山市中区,经凉山州雷波、美姑,止于昭觉。

民国三十年大凉山徒步游记:民国时的西昌天主教

1、年7月1日,跟随民国曾昭抡博士和他的“川康科学考察团”出发,看民国时的大凉山人文与风光。本文 摘 自曾昭抡博士《大凉山夷区考察记 》。 天主教与凉山夷区 “永安公”(即天主堂)是西昌城最考究的建筑。

2、历史 灰尘注:前面我更新完了曾昭抡博士的《滇康旅行记 》,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大凉山的人文与风光。1941年7月1日,跟随民国曾昭抡博士和他的“川康科学考察团”出发,看民国时的大凉山人文与风光。

3、天主教:在光绪二十三年(1897年)法籍光司铎(神甫)来县城传教,在中所街上及新民茶园设经堂。之后,中中所陶姓住宅设教堂,当地群众视为“邪教”,将其捣毁。民国5年(1916年),路司铎在县城城隍庙巷建教堂“永安公”。

4、以铁矿石采掘为主,年产50万吨,产值4592万元,利税1650万元,总资产10266万元。近几年年税利增长达10%以上。

重走乐西抗战路(之一)

1、乐西公路始于乐山王浩儿,途经峨眉,汉源,石棉,冕宁,止于西昌缸窑(在此经西祥公路连接滇缅公路),全长525公里。

2、 下午四时左右,大家来到雅安市汉源县皇木镇万胜村一组境内的“抗战乐西公路旧址”纪念碑。这里离中外闻名的岩窝沟仅1华里许。为祭奠当年修建此路段时所为国献身的先辈,后人恭敬地立下此碑。

3、乐西公路起始于乐山城北王浩儿,止于西昌,全程525公里,是20多万民工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39年至1940年两年多的时间里谱写的壮美乐章,被誉为“血肉筑成的长路”。

4、 4月10日,我们开始了重走乐西抗战路最艰难而又心情最沉重的一天。 我早早起床,沿着峨边县城四处走走,看看风土人情,观看那些素不相识、插肩而过的芸芸众生。

5、蒋介石至为关注乐西公路修筑,仅现有资料显示,蒋介石曾先后六次口谕、手谕乐西公路修筑事宜,一度把乐西公路作为中国抗战最紧迫的公路工程。蒋介石第一次口谕为乐西公路“必须迅速完成”。

6、年6月底乐西公路开放通车,成为中国重要的抗战物资通道。路上有“褴褛开疆”碑文,纪念当年悲壮的筑路史。

沿着先辈足迹

1、敬爱的老师,亲爱的同学们:大家好!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——沿着先辈的足迹。又一个清明节来临了,又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。革命先烈们为了祖国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,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。

2、“乐西野人”当初的忠实记录,让我等后辈能在八十年后,祭奠一个有名有姓的英灵。 据一当地人介绍,沿深溪沟进去,有当年民工住宿处,岩上还刻有一些文字。大家非常高兴。

3、以追寻先烈足迹为主题征文(一) 我们在这个和平时代幸福的生活。是老一代革命前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。听爷爷奶奶讲他们以前的艰苦岁月。野菜、玉米、红薯是他们的主食,玉米粥是他们的饮料,大白菜则是他们的佳肴。

4、追寻先烈足迹传承红色精神作文1 也许,岁月能改变山河,但历史将不断证明,这种红色精神永远不会失落:崇高、忠诚和无私,将超越时空,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。

乐西公路的相关事件

蒋介石至为关注乐西公路修筑,仅现有资料显示,蒋介石曾先后六次口谕、手谕乐西公路修筑事宜,一度把乐西公路作为中国抗战最紧迫的公路工程。蒋介石第一次口谕为乐西公路“必须迅速完成”。

乐西公路始于乐山王浩儿,途经峨眉,汉源,石棉,冕宁,止于西昌缸窑(在此经西祥公路连接滇缅公路),全长525公里。

兴筑乐西、西祥公路,可以作为四川通往缅甸国际公路的一个最直捷的通道。 1939年8月,国民政府在乐山城成立乐西公路工程处,隶属于交通部公路管理处。筹备期间,由肖庆云担任总工程师,后由孙发端继任。

据史料记载,为兴筑乐西公路,乐西公路工程处先后分别从乐山、夹江、峨眉、犍为等19个县及西康省的汉源、荥经、西昌等17县,征调民工24万人。1938年冬,乐西公路勘测未完就全线开工。

爬到将近乐西公路最高峰,接近蓑衣岭时,乐西公路还没有改建到这儿,还保留其近80年前的原貌。路面和路基竟然还基本完好,路旁偶尔可以看到残存下来的公桩,已被风雨侵蚀得斑斑驳驳。

乐西公路的修建背景

年8月,当时的国民政府成立工程处,正式开始修建乐西公路。

乐西公路是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建成的,四川人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,有4000余民工付出了生命,平均每公里死亡8人,其代价远远超过举世闻名的滇缅公路,仅在簑衣岭路段就有千余民工死亡。

国民政府最高统帅如此关注一条公路的修筑,这在中国公路修筑史上实为罕见。

年冬,乐西公路勘测未完就全线开工。4月中旬,赵祖康来乐山视察并在富林、西昌分别召开施工会议,布置赶工计划。当时最大的问题是民工与包工人数不足及粮料工具供应困难。

由此可见当时修建公路的环境有多恶劣。2400人冻死、伤寒病死于此。

乐西公路“蓑衣岭”乐西公路修建于二战时期,是抗日战争的运输大动脉。粤汉铁路被日军切断后,国际通道滇缅公路运送的战略物资难以运抵重庆。

搜索
排行榜
关注我们

趣书村